首页 > 文章 > 一根雪糕卖80 这家公司你没事儿吧?

一根雪糕卖80 这家公司你没事儿吧?

MEhomeAI 2022-05-26 6

转载于: 加新网CACnews.ca| 2022-5-26 09:31 |来自: 世界知识局
 

自打 5 月后,天气一天热过一天,网友吃不起雪糕的怨念声也越来越大。

 

 

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,雪糕成了城市中产消费升级的重头戏。

 

便利店的冰柜里随手抄起来一根,价格就得十几二十块。

 

 

一些名字如同抄袭,包装平平无奇的雪糕,更是潜伏在平价冷冻区里,随时准备给那些闭眼结账的人,一顿迎头痛击,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

 

〓 咱就是说,大 V 都需要打赏吃雪糕了

 

 

那些不小心拿了高价雪糕,扫码后又不好意思退货的大冤种们,只能咬碎银牙,含泪买单。

 

然后悄悄躲在无人处,品尝着脸皮薄儿带来的苦果。

 

就这,还有不少牌子敢用反式脂肪来代替动物奶油,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自信。

 

比普通雪糕卖高价更离谱的,是比景点门票还贵的文创雪糕。

 

套着千篇一律的创意壳子,印上几个花花草草就敢随便要价,关键口味还都是狗都不吃的樱花味儿。

 

 

可即便这样,也挡不住高价雪糕的生产商,如雨后春笋般一样层出不穷。

 

想想都能猜到雪糕的利润有多高了吧!

 

不瞒你说,被高价雪糕毒打了好几年的局长,都想带着知识局编辑们去卖冰棍了 ( bushi)

 

究竟是什么让雪糕变得越来越贵,这还得从那些硬核雪糕走向没落说起。

 

核工厂的雪糕吃过吗?

 

中国人吃雪糕的历史,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。

 

30 年代风靡上海滩的雪糕,注定属于名媛贵妇阶层的下午茶,跟普通人隔着一条黄浦江的距离。

 

梳着爱司头,穿着洋装的小姐太太们,在饮冰室里吃上一客 " 美女牌 " 冰奶油,降温解暑是假,引得橱窗外的人们驻足艳羡是真。

 

 

那会儿的雪糕,贵也有贵的道理,吃的就是个消费升级。

 

到了六七十年代,雪糕才回归真正的定位,人人吃得起雪糕不再是梦。

 

当时国内重工业发展,各地钢铁需求量变大,为了给高温环境下三班倒的车间工人降温解渴,一些重工企业铆足劲研究冷饮副业,着手研制起私家冷饮配方。

 

盐汽水、绿豆汤等自不必说,雪糕一跃而起成为必不可少的劳保产品。

 

而在各地大厂雪糕中最为霸气,最为神秘,名字听起来像某种重工武器的,莫属用浓缩铀机器打发奶油的雪糕,兰州 504 了。

 

 

它背后的工厂,是上世纪 50 年代诞生的兰州 504 厂,也是中国 " 两弹一星 " 梦开始的地方。

 

这个为第一颗原子弹、第一颗氢弹、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座核电站,生产提炼铀 235 的核工业军工大厂,在 80 年代后期开拓起了民用副业。

 

传说中使用核工业离心机,提炼出奶油制作而成的 504 雪糕,成为了当时兰州最时髦的消暑冷饮。

 

盛况一度是谁没幻想过咬上一口 504,那他准是个冒牌兰州人。

 

 

〓 用来打发奶油的核燃料离心机

 

其实这种奶油口味的自制雪糕,乳脂含量并不高,顶多能算是冰棍。

 

但在那个冰箱还未普及的时代,能在骄阳似火的夏天里吃上一根甜滋滋、凉丝丝的冰棍,也算是难得的" 大厂福利 "。

 

 

以钢铁工业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武汉,作为全国四大火炉之一,漫长炎热的夏季让人心烦意乱。

 

在车间里奋战的工人后背上,更是没有一刻是干的。

 

当时随 " 支援三线建设 " 一起来到汉江机床厂(简称一厂)的上海职工,除去带来了硬核的机床制造技术外,也带来了上海雪糕配方。

 

职工每人每月到手的 54 张雪糕票,既可以兑换冰棍自己享用,也可以作为礼物馈赠亲友。

 

于是,在一厂家属院附近居住的小孩,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,就是夏天午后下班时,父母从保温桶里变出的那根 " 一厂雪糕 "。

 

 

后来因为 " 一厂雪糕 " 的名声越叫越响,后勤部门还成立了自产冰棍的厂房。

 

夏季专门生产奶油老冰棍,装满雪糕的小推车从家属区一直卖遍全汉口市。

 

在重工业走下坡路的那几年里,销量稳扎稳打的" 一厂雪糕 " 甚至担当起了反哺汉江机床厂的重任,当然这都是后话了。

 

在广西柳州人的童年记忆里,同样也有这样的硬核雪糕。

 

广西柳州钢铁公司在 1958 年成立之初,就把制冰室一并搭建起来了。

 

那时候消暑饮品比较单一,大家最信得过的只有绿豆汤。

 

在这个祖传老配方基础上,柳钢的后期保障部门生产出了绿豆口味的柳钢雪条。

 

 

这种以本厂职工为消费群体的雪糕,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自然都不会掺假。

 

很快,经济实惠又贴近当地口味的柳钢雪条,成为柳州本地冷饮市场的最大赢家。

 

时至今日,仍然有不少柳州人会记得儿时的夏天里,小贩们沿街叫卖 " 柳钢雪条 " 的吆喝声。

 

 

和一厂雪糕和柳钢雪条同时期登场的,还有陕九冰棍、株洲 601 冰棍、浏阳磷矿冰棒等各种后现代工业风冰棍。

 

这些重工大厂以防暑降温为目的,在内部开发的 " 副业 " 冰棍,因为好吃不贵和朴素美味,而牢牢扎根于各地土著们的童年回忆里。

 

 

正当我们以为,中国冷饮市场在这些硬核雪糕的带领下,将会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雪糕元年时,却未曾设想这已经是中国雪糕的巅峰。

 

能搞得出重工钢铁器械的工厂,难道栽在小小的雪糕身上了?

 

中国雪糕的战国时代

 

当中国各地方的本土雪糕还在用口味和性价比打江山时,一些外资品牌和初代网红品牌开始抢攻市场。

 

不知不觉间,路边小店的雪糕包装变得越来越高级,配料表变得越来越高深,想要单纯买一根雪糕降温解馋,也变得越来越难。

 

 

其实,在这场 " 华丽蜕变 " 的背后,各路雪糕品牌的制造商正摩拳擦掌的准备下一盘大棋。

 

最近十年来,为了拉拢终端客户,大手笔投入的雪糕厂商费尽心思。

 

他们用送冰柜、补贴电价的方式垄断了小卖部和便利店的进货渠道。

 

甚至个别厂商为了对打,还喊出了" 你补贴 60 元电费,我就补贴 70 元 "的口号。

 

这也直接把雪糕平均价,拉到了5-10 元时代。

 

 

好在这个时期的雪糕价格,也还基本维持在食品级别。

 

被这种 " 赔本赚吆喝 " 的方式,挤压到无路可走的老牌本土雪糕品牌,也在这场补贴大战中败下阵来。

 

在各地的平价雪糕品牌彻底退场后,轻奢产品惯用的 " 口红效应 " 又把雪糕带上了神坛。

 

" 买不起几万块的包包,发薪日吃一根 66 元的钟 X 高也算是必须的仪式感 "

 

" 只有吃 88 元的雪糕,才算是爱自己的方式 "

 

 

这样包裹在巧克力涂层和坚果脆片下的消费 PUA,让很多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。

 

主打低卡 0 糖的网红营销概念,又让雪糕几乎成为了野生 " 保健品 ",价格也是陡然而起。

 

以贩卖拍照道具为作用的文创雪糕,更是在近几年带坏了正常雪糕的市场。

 

贴牌代工的低乳脂雪糕,随便蹭个 IP 热点就能卖到动辄几十块的价格。

 

从这个角度来看 " 以前的雪糕是给人吃的,现在的雪糕是吃人的 " 这句话也算不上危言耸听。

 

 

虽然在近几年,各地区的大厂雪糕纷纷试图走情怀路线,重出江湖。

 

但没有资本扶植的前提下,依然没能在营销层面打过网红雪糕。

 

不过在局长看来,在什么都喜欢讲故事的商业时代,把这些蒸汽朋克气质的雪糕捡起来,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。

 

毕竟在原子弹和冷轧钢的硬核系面前,白桃乌龙的小清新,一文不值。

 

谁不想吃核燃料机器生产的奶油冰棍啊?

 

同样,在雪糕即将迈入 80 元大关的今天,我们却仍然在怀念 5 毛小布丁带来的简单与美好。

 

这不正说明无论包装如何华丽,雪糕首先是给人吃的吗?

 

 

 

免责声明: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。本网并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,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。如文章有侵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联系邮箱:info@mehome.com

Tags: 雪糕 价格 中国 消费升级
预约看房
500 剩余
0